猫砂盆/

用虚无对抗虚无,在楼宇的遗骸注视《浪的景观》。

  《浪的景观》也读了。
  我向来不太喜欢带有厚重气氛的作品。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精气神,迎面袭来都让我边读边喘不过气。但这篇却意料之外得我心。它写的内容不太光彩的,它的文笔又是文青感满到抹不掉的。通篇流水,好像无病呻吟、言之无物,但有种勾魂的魔力。我们把这种感觉称为“干燥”吧,一个很符合文艺青年需求又空洞诱人的词。谁不想知道“干燥”的文风是什么感觉?
  说回小说。文中时代变迁,虚无当朝,楼宇今天有明天无,每座追梦的城市都兼职坟场,靠撕碎年轻人的荒唐过活。精明的人趁早打算盘,无法适应时代震荡的人往往善于一蹶不振,更多人在日晕下找浪尖,咬住了也不求抓紧,只盼个凑合。鉴于这本书在我眼里不靠内容而靠形式、靠字里行间的共振打动人,我愿把这种凑合视作“时代轮盘下平凡人的指南针”,意思就是:大家都会死,不如用虚无对抗虚无。
  


  
  本来想说的还有更多,但鉴于整篇小说呼吁着“大家一起做泥巴”,就又觉得不写才是对其精神的一种呼应,一种灵魂共鸣。就好像书里这个片段:
  
  “生日快乐啊。”我也拍拍老谢的肩膀。
  “别提了。三十五岁,一事无成,在这里空许愿望。”
  “一事无成挺好的。这不正是时代的潮流吗。”